大家都(dou)知(zhi)道六一散的(de)副(fu)作用很小,幾乎可以忽(hu)略(lve)不計,但(dan)即使在(zai)這樣的(de)情況(kuang)下我們在(zai)服用前也(ye)還是要了(le)解一下它的(de)功效才能放心。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(ba),希望對于(yu)您的(de)生活(huo)有點幫助。
【處方】滑石粉600g甘草100g
【性狀】為淺(qian)黃白色的粉末;具甘(gan)草甜味,手捻有潤滑感。
【炮制】以上二味(wei),甘草粉(fen)碎成細粉(fen),與滑(hua)石粉(fen)混勻,過篩,即(ji)得。
【功(gong)能(neng)主治(zhi)】清(qing)暑(shu)利濕。內服用于暑(shu)熱身倦,口渴泄瀉,小便黃少;外治(zhi)痱子(zi)刺癢。
【用法用量】調(diao)服或包煎服,一次6~9g,一日1~2次;外用,撲撒患處。
【貯藏】密閉,防潮。
【摘錄】《中國藥典》
【處(chu)方】滑(hua)石(白膩者,研細,水飛(fei),曬干再研)90克冰片0.9克(后和研勻)甘草(cao)(取頭末,研極細)9克
【制法】上(shang)將滑石(shi)、甘草末研勻(yun),然后加冰片研勻(yun)。
【功能主治】治痘疹熱毒太盛,紅紫(zi)黑(hei)陷,狂言引飲(yin)者。
【用法用量】用敗毒(du)散調下;春、秋各用燈草煎湯候冷(leng)調服(fu);夏月新汲(ji)泉水調服(fu)。三至五歲服(fu)3克,十歲服(fu)6克。
【摘錄】《古(gu)今醫鑒》卷十(shi)四
【處方】黃耆6兩(炙),甘草1兩(炙)。
【制法】上為細末。
【功能(neng)主治】咯血,發寒熱。
【用法用量(liang)】如常(chang)點服,不拘(ju)早(zao)晚,干吃亦得。
【摘錄】《魏氏(shi)家藏方》卷(juan)九
【處(chu)方】枳(zhi)殼6兩(liang),甘草1兩(liang)。
【制法】上為細末。
【功(gong)能主(zhu)治】瘦胎易產(chan),抑陽降氣。主(zhu)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2錢,沸(fei)湯調,未產前(qian)1月(yue)服,1日3次。
【摘錄】《普濟(ji)方》卷三四三
綜上(shang)所(suo)述,在以后(hou)的(de)生活中(zhong),要是哪(na)些(xie)朋友不(bu)小心患上(shang)某些(xie)疾病可(ke)以嘗(chang)試(shi)服用六(liu)一散,說(shuo)不(bu)定會有意想不(bu)到的(de)效果。同時除了對(dui)特定疾病的(de)治(zhi)療,六(liu)一散還可(ke)以幫(bang)助增強記憶力(li),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(xie)方面(mian)的(de)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