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個體因素
1、精神因素:精神創傷、心(xin)理失衡(heng)、緊張(zhang)、抑(yi)郁、暴躁等(deng),可降(jiang)低(di)機體免(mian)疫(yi)力,使胸腺、淋巴結(jie)功能下降(jiang),能強化致癌(ai)(ai)因素,使本來被抑(yi)制(zhi)的癌(ai)(ai)細胞活躍增殖。
2、年齡:良性腫瘤(liu)一(yi)般(ban)30歲為高峰(feng)、惡性腫瘤(liu)以50歲為高峰(feng)。
3、解剖、組織、胚胎因素:卵巢、子(zi)宮(gong)以良(liang)性(xing)腫瘤居(ju)多,而輸卵管腫瘤則多為惡性(xing)。
4、月經及內源性性激素:雌激(ji)素致癌主(zhu)要在(zai)雌酮。
5、孕產及哺乳:42%的子(zi)(zi)宮肌瘤患者、24%—69%的子(zi)(zi)宮內膜患者有不孕(yun)史。
6、肥胖:脂肪(fang)可儲存雌激素,減緩其代謝,過量的脂肪(fang)可能變(bian)為雌酮(tong)和甲基膽蒽。體(ti)重超(chao)標15%,患子宮內膜癌危險性較常人增高(gao)3倍(bei)。
7、機體各種功能:機體有免疫(yi)、抗腫瘤的(de)能力(li)。通過(guo)基(ji)因調控可(ke)以促癌細胞凋亡,還可(ke)有旁觀者效應。
8、血型:在(zai)卵巢癌患者(zhe)中,O型血占(zhan)40%,A型血占(zhan)44%。
9、其他疾病:如宮頸(jing)炎患者宮頸(jing)癌發病率較正常人高(gao)10—20倍。
二、感染因素
1、人類乳頭狀瘤病毒(HPV):目前已(yi)發現有百余(yu)種亞型,其中(zhong)35種可(ke)引起生殖道感染(ran)。在宮頸癌(ai)中(zhong)HPV檢(jian)出(chu)率可(ke)達99.8%;在外陰(yin)癌(ai),卵巢癌(ai)中(zhong)檢(jian)出(chu)率也高。
2、單純皰疹病毒—2:在(zai)(zai)子宮(gong)(gong)頸癌(ai)患(huan)者(zhe)中(zhong)HSV—2抗體陽(yang)性者(zhe)為83%,在(zai)(zai)宮(gong)(gong)頸炎(yan)中(zhong)52%陽(yang)性,在(zai)(zai)正常宮(gong)(gong)頸中(zhong)僅有30%陽(yang)性。
3、其他病毒:人免疫(yi)缺(que)陷病(bing)毒(du)(du)、人巨細胞病(bing)毒(du)(du)、風疹病(bing)毒(du)(du)、EB病(bing)毒(du)(du)等,均(jun)可致癌(ai)。
4、其他感染:如黃曲(qu)霉毒(du)素衍生物可(ke)致卵巢癌。
三、生活因素
1、飲食及營養素:女(nv)性腫瘤中,60%與飲食營(ying)養(yang)有關(guan)。如脂肪攝(she)入過(guo)多使卵(luan)巢癌增多50%;喝咖啡40年以上使卵(luan)巢癌增加(jia)3.4倍等。
2、煙酒:實驗表明(ming):設(she)不吸煙(yan)者(zhe)患子宮(gong)頸鱗(lin)癌的RR為(wei)(wei)1.00,則日吸煙(yan)10—29支(zhi)者(zhe)的RR為(wei)(wei)1.82,日吸≥30支(zhi)的RR為(wei)(wei)2.56,P
3、性行為、性傳播疾病和男方因素:江西(xi)普查結(jie)果:≤19歲結(jie)婚(hun),其葡萄胎患病(bing)率為514/10萬(wan),≥30歲結(jie)婚(hun)為89/10萬(wan)。北京(1979)普查:
4、節育措施:口(kou)服避孕藥有保護卵巢不長癌的作用。
5、文體活動:缺乏(fa)文體活動易(yi)患(huan)子宮內膜(mo)癌(ai)(Littman,2001)。
四、衛生學與醫學因素
1、衛生工作政策:國家政策對(dui)民生(sheng)的(de)(de)關(guan)注,可明顯減低癌癥的(de)(de)患(huan)病率(lv)。如大力開展疾病普查普治(zhi)等項工作。
2、診治問題:早發(fa)(fa)現,早治療(liao)。術后(hou)化療(liao)、放(fang)療(liao)“治療(liao)不(bu)足”是癌瘤復發(fa)(fa)的主要原因。
3、外源性女性激素:單純雌(ci)激素(su)代替療(liao)法使子(zi)宮內膜癌(ai)發(fa)生率(lv)RR增至4.1。50歲以(yi)(yi)上婦(fu)女單用雌(ci)激素(su)5年,其子(zi)宮內膜癌(ai)發(fa)生率(lv)為(wei)1%,而使用10年或以(yi)(yi)上,此率(lv)升(sheng)至36%。
五、人文社會因素
1、年代:近年(nian)外陰原(yuan)位癌增(zeng)多了,但浸(jin)潤(run)癌無(wu)甚改變。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(mo)癌的比例(li)發生(sheng)了扭轉(zhuan)。卵巢癌患病(bing)(bing)率(lv)近40年(nian)增(zeng)加了3倍。近10年(nian),卵巢癌患病(bing)(bing)率(lv)增(zeng)加了30%,病(bing)(bing)死率(lv)增(zeng)加了18%(高永良(liang),2001)。
2、城鄉差別:卵巢癌(ai)在大城(cheng)(cheng)市(shi)(shi)(shi)患病(bing)(bing)率(lv)是(shi)15.3/10萬(wan);中等城(cheng)(cheng)市(shi)(shi)(shi)為12.6/10萬(wan)。子宮頸癌(ai)患病(bing)(bing)率(lv)也是(shi)大城(cheng)(cheng)市(shi)(shi)(shi)高,小城(cheng)(cheng)鎮低,但農村的病(bing)(bing)死(si)率(lv)卻是(shi)大城(cheng)(cheng)市(shi)(shi)(shi)的3倍。
3、地區差異:卵(luan)巢癌(ai)患病率以(yi)北歐最高(15.1/10萬(wan)),中(zhong)美(mei)洲最低(1.9/10萬(wan)),南(nan)非州(zhou)、東亞也低。中(zhong)國大陸葡(pu)萄胎(tai)發病率為80/10萬(wan)妊娠,此率比歐美(mei)約高2倍。
4、經濟收入及文化程度:經濟、文化、衛生水平(ping)低的(de)農業人口,其子(zi)宮(gong)頸癌發(fa)病率較市(shi)區同齡女性(xing)高十幾(ji)倍及(ji)數十倍。
六、環境因素
1、地理因素:葡萄胎發病是山(shan)區(qu)(qu)低、沿海高。子宮頸癌(ai)的發病則(ze)是山(shan)區(qu)(qu)高于平原。
2、理化性因素:一般認為癌腫(zhong)的(de)發生有80%—90%是直接或間接與環境有關,而環境因素(su)中的(de)80%是化學性的(de)。如(ru)亞硝胺、煤焦油、烷化劑等。
七、遺傳因素
一(yi)(yi)般認為遺(yi)(yi)傳因素只占婦科惡性(xing)腫瘤發(fa)病(bing)原因的10%。在卵巢(chao)癌(ai)的病(bing)因中(zhong),與(yu)遺(yi)(yi)傳因素有(you)關的只占2.5%—7%(王希芝,2001)。據(ju)報道:卵巢(chao)癌(ai)有(you)5%—8%屬(shu)于遺(yi)(yi)傳易感者,其中(zhong)70%為遺(yi)(yi)傳性(xing)卵巢(chao)癌(ai)乳(ru)腺癌(ai)綜合(he)征(高永良,2001)。子宮肌(ji)瘤也可能有(you)遺(yi)(yi)傳因素,其染(ran)色體異常(chang)發(fa)現率為30%。有(you)家(jia)族史(shi)者的患病(bing)率是(shi)一(yi)(yi)般人的2.2倍(bei)(bei)。美(mei)國黑人的子宮肌(ji)瘤發(fa)生率高于白人3.4倍(bei)(be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