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(jia)型肝炎是由通過感(gan)染甲(jia)型肝炎病(bing)毒(HAV)引(yin)起的急性肝臟(zang)炎癥。該病(bing)主要經糞―口途徑傳播(bo),發病(bing)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(jian),是我(wo)國常見(jian)的腸道傳染病(bing)之一,在病(bing)毒性肝炎中發病(bing)率(lv)及感(gan)染率(lv)最高。
?
甲(jia)型肝炎是由通過感(gan)染甲(jia)型肝炎病(bing)毒(HAV)引(yin)起的急性肝臟(zang)炎癥。該病(bing)主要經糞―口途徑傳播(bo),發病(bing)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(jian),是我(wo)國常見(jian)的腸道傳染病(bing)之一,在病(bing)毒性肝炎中發病(bing)率(lv)及感(gan)染率(lv)最高。
?
甲(jia)型肝(gan)(gan)炎,即(ji)甲(jia)型病毒(du)(du)(du)性肝(gan)(gan)炎的(de)(de)(de)簡稱,是(shi)(shi)由(you)甲(jia)型肝(gan)(gan)炎病毒(du)(du)(du)(HAV)引(yin)(yin)起(qi)(qi)(qi)的(de)(de)(de)。甲(jia)型肝(gan)(gan)炎病毒(du)(du)(du)(HAV)是(shi)(shi)小核糖核酸病毒(du)(du)(du)科的(de)(de)(de)一(yi)(yi)員,為嗜(shi)肝(gan)(gan)RNA病毒(du)(du)(du)屬。HAV經(jing)口進(jin)入體(ti)內后,經(jing)腸道進(jin)入血流,引(yin)(yin)起(qi)(qi)(qi)病毒(du)(du)(du)血癥。約(yue)過一(yi)(yi)周后到(dao)達肝(gan)(gan)臟,隨后通過膽汁排入腸道并出(chu)現糞(fen)便(bian)中,糞(fen)便(bian)排毒(du)(du)(du)能維持(chi)1-2周。病毒(du)(du)(du)侵犯的(de)(de)(de)主要(yao)器(qi)官是(shi)(shi)肝(gan)(gan)臟、咽部和扁桃體(ti),可能是(shi)(shi)HAV肝(gan)(gan)外繁殖的(de)(de)(de)部位。HAV引(yin)(yin)起(qi)(qi)(qi)肝(gan)(gan)細(xi)胞損(sun)傷的(de)(de)(de)機制尚未明確,一(yi)(yi)般認為HAV不直(zhi)接引(yin)(yin)起(qi)(qi)(qi)肝(gan)(gan)細(xi)胞病變,肝(gan)(gan)臟損(sun)害是(shi)(shi)HAV感(gan)染肝(gan)(gan)細(xi)胞的(de)(de)(de)免疫(yi)病理反(fan)應所引(yin)(yin)起(qi)(qi)(qi)的(de)(de)(de)。
甲型肝(gan)炎(yan)的肝(gan)外并發癥較多,有(you)皮疹者占9.7%,出現(xian)蛋白尿者占33%,關(guan)節酸痛(tong)者占38.6%,可能與感染HAV后病人血清中(zhong)有(you)短暫(zan)的免(mian)疫復合物形(xing)成(cheng)有(you)關(guan)。還有(you)一些患者伴(ban)有(you)肝(gan)性(xing)腦病、再生障礙性(xing)貧血、病毒性(xing)心(xin)肌(ji)炎(yan)、格(ge)林巴利綜(zong)合癥等。
人體感染甲肝病毒后,通常約有1個月的潛伏期,此時沒有癥狀,之后可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發燒、乏力、食欲減退、惡心、嘔吐和皮膚發黃。有的病人有腹脹或腹瀉,尿呈褐色,大便色淺,檢查肝臟有腫大和觸痛或叩痛的體征,肝功能檢查顯示谷丙轉氨酶(ALT)明顯異常。患者血清甲肝抗體呈陽性或滴度明顯升高,癥狀輕重各異,輕癥病程1-2周,重癥可致數周或更長。
1、黃疸前期:起病急,有畏寒、發熱、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厭油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肝區痛、腹瀉等癥狀。患者的尿液顏色逐漸加深,至本期末程濃茶狀。少數病例以發熱、頭痛、上呼吸道癥狀等為主要表現。本期持續1-21日,平均5-7日。
2、黃疸期:自覺癥狀可有所好轉,發熱減退,但尿色繼續加深,鞏膜、皮膚出現黃染,約于2周內達高峰。患者還可有大便顏色變淺、皮膚騷癢、心動過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。肝腫大至肋下1-3cm,有充實感,有壓痛及叩擊痛,部分病例有輕度脾腫大,本期持續2-6周。
3、恢復期:黃疸逐漸退,癥狀減輕(qing)以至(zhi)(zhi)消失(shi),肝(gan)、脾回縮,肝(gan)功能逐漸恢復正常。本期持續2周至(zhi)(zhi)4個月,平均個月。
預防甲型肝炎應注意以下7個方面:
1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把住“病從口入”關。飯前便后要洗手,不喝生水,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。食用水果、生菜等果蔬類食品時一定要清洗干凈,吃剩的食物要儲存在冰箱中,并且再次食用前應充分加熱。尤其是加工食品時要注意高溫加熱,一般情況下,加熱100℃一分鐘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。
2、對一些自身易攜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、貝殼、螃蟹,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、水產品,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。杜絕生吃、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。
3、注意消滅蒼蠅、蟑螂等害蟲,避免疾病的媒介傳播。
4、不要到沒有衛生許可證,服務人員沒有健康證,衛生設施不全的小型餐館或路邊流動攤販處就餐。
5、接種甲肝疫苗,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,預防甲肝的發生和暴發流行。
6、出現體溫升高并伴有乏力、厭食、惡心、嘔吐、黃疸等癥狀的人,應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診,以便早診斷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治療。
7、發現甲肝病人應及時報告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,采取有效措施隔離傳染源,切斷傳播途徑,保護易感人群,控制傳染病的流行。早期報告對控制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甲型肝炎的(de)診斷除了依靠癥狀和體征外可,實(shi)驗室(shi)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(de)手段。常(chang)用(yong)的(de)檢查方(fang)法(fa)如下:
一、實驗室檢查
1、血、尿常規:外周血常規白細胞一般減少或在正常范圍,可伴有輕度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比例增高;病程早期尿中尿膽原增加,黃疸期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均增加。
2、肝(gan)功能檢查(cha):以血(xue)清ALT、AST、總膽紅(hong)素水平(ping)檢測(ce)最為(wei)有(you)(you)用。有(you)(you)研究顯(xian)示甲型肝(gan)炎(yan)患者(zhe)(zhe)的ALT平(ping)均(jun)峰值可達1952IU/L,AST可達1442IU/L。多數顯(xian)性感染者(zhe)(zhe)伴有(you)(you)血(xue)清總膽紅(hong)素水平(ping)的升高。
二、病毒學指標
1、抗-HAVIgM:發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測出。其出現與臨床癥狀及化驗指標異常的時間一致,第2周達高峰。一般持續8周,少數患者可達6個月以上。但個別病人病初陰性,2-3周后方檢出陽性。所以臨床疑診甲型肝炎,而抗-HAVIgM陰性,應重復1-2次,以免漏診。
2、抗(kang)HAV-IgA的檢測:IgA型(xing)(xing)抗(kang)體(ti)又稱分(fen)泌(mi)型(xing)(xing)抗(kang)體(ti),主要存在于淚(lei)眼、唾液(ye)、尿液(ye)、胃(wei)液(ye)、乳汁(zhi)、鼻(bi)腔分(fen)泌(mi)物中。胃(wei)液(ye)中的IgA可(ke)排入(ru)糞便中,在甲(jia)型(xing)(xing)肝(gan)(gan)炎患(huan)者糞便提(ti)取液(ye)中可(ke)測得(de)抗(kang)HAV-IgA,可(ke)作為甲(jia)型(xing)(xing)肝(gan)(gan)炎的輔助診(zhen)斷。此外,糞便中HAV的檢測和血清甲(jia)肝(gan)(gan)核(he)糖核(he)酸(HAVRNA)亦有(you)診(zhen)斷價值(zhi),但(dan)需要一(yi)定的設備(bei)和技(ji)術,不作為常規(gui)檢查項(xiang)目(mu)。總之,對(dui)有(you)典型(xing)(xing)癥狀的可(ke)疑甲(jia)型(xing)(xing)肝(gan)(gan)炎患(huan)者,伴轉氨酶明顯增高,可(ke)進一(yi)步查抗(kang)HAVIgM即可(ke)明確診(zhen)斷甲(jia)型(xing)(xing)肝(gan)(gan)炎。
甲型(xing)肝炎患者除(chu)了常規治(zhi)療外,還要注意(yi)飲(yin)食方(fang)面。具體(ti)的飲(yin)食注意(yi)事項(xiang)如下:
一、適宜飲食
1、搞好飲水衛生。加強飲水消毒,不論是自來水,還是井水、河水、塘水都要消毒。
2、飲食原(yuan)則是清淡(dan)、易(yi)消化、富有營養。
二、禁忌飲食
1、不吃不干凈的食物,不喝生水。
2、毛蚶、蛤蜊等水產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,不要生吃或半生吃。
3、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醬菜、涼拌的菜,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滌。
4、忌用藥過多。
5、忌酒。
6、忌油(you)膩、高脂肪(fang)、煎炸(zha)食物(wu),如魚籽、蛋黃、豬(zhu)肝、豬(zhu)腦、油(you)餅、油(you)條、烤(kao)鴨等。
甲型肝炎的治療原則:以適當休息、合理營養為主,選擇性使用藥物為輔;應忌酒、防止過勞及避免應用損肝藥物;用藥要把握宜簡不宜繁。
1、早期嚴格臥床休息最為重要,癥狀明顯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,以不感到疲憊為原則。治療至癥狀消失,隔離期滿,肝功能正常可出院。患者經1~3個月休息,逐步恢復工作。
2、飲食以合乎患者口味、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。食物應含多種維生素,有足夠的熱量及適量的蛋白質,脂肪不宜限制過嚴。
3、如進食少或有嘔吐者,應用10%葡萄糖液1000~1500ml加入維生素C3g、肝太樂400mg、普通胰島素8~16U,靜脈滴注,每日1次,也可加入能量合劑及10%氯化鉀。
4、醫生(sheng)建議:遵醫囑靜脈補充能量(liang)、維生(sheng)素(su)。